第四章 调虎离山
作者:非戒      更新:2017-12-19 12:26      字数:12050

轰隆的雷声,滚滚而来,闪电之后,五彩之光更是耀眼,呼啸的风雨,吹得那林中的树叶哗哗乱响,众人自然都是被淋了个全身湿透,一个个狼狈不堪。

白鸿羽却管顾不了那么多了,他擦了擦湿漉漉的双手,便从怀中取出一堆瓶瓶罐罐,挑拣了几份合用的,便将余者又收入了怀中。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,孙兴竟会这么体贴他这个“关门弟子”,送出的药是又多又好,什么“乌金丹”、“养气正心丸”、“入仙散”、品种齐全、数量又多,这些也还罢了,其中最为珍贵的还是那颗药王山独门仙丹“千金九转还魂丹”,此等神丹,世间帝王散尽荣华求之亦不可得,鸿羽原先也没料到孙兴会这么大方,便一直也未在意,直到那日在海岛身受重伤,归山途中想找些恢复气血的药才发现,那时还真是叫他吃了一惊。

“金丹!”

那相士眼睛圆睁,似是不能置信,不住大叫,“不可能、不可能!”白鸿羽初见他,便猜想他有心病痼疾,此时见他作癫狂状,更是确信先前的诊断。联想起孙兴平日里对郭宏的描述,那时情景多半是郭宏因痛失爱妻,一时气滞头脑经脉,从此疯癫得不分南北东西,四处游荡。今日也不知道他是如何跑到此处?或是凑巧,或是他有意,只怕还是前者的可能性大些。

白鸿羽未来得及想太多,另将一颗治疗内伤的“乌金丹”喂着郭卫服下,——那日将血角取得,孙兴便将其和着白芨、海螵蛸炼制出了一炉乌金丹,约有五六百颗,藏于洞中冷玉瓶内,以助明华子恢复元气。此次,白鸿羽、郭卫二人出行,孙兴便送了他们七八颗,却也够用了。

“还有这是‘乌金丹’。”那郭宏在一旁吵吵扰扰,“竟然比我这里的丹药还多?”他嘟嘟囔囔地自顾说着,颇有些不快,但似乎又有羡慕的味道在里面,而他也只是远远地望着,却并不上前。

白鸿羽回头看了他一眼,略有些犹疑,终究还是脱口问道:“请问先生,可是姓郭?”

“不错,鄙人正是姓郭。难道小友认得我么?”那郭宏点头应道,“鄙人郭宏,祖籍关中。”白鸿羽一阵暗笑,小友,只怕你叫我老友也还不够吧。我认识的,都是些老怪物,你也差不多啦。白鸿羽心里失望万分,只觉得他迂腐得不可救药,先前冷嘲热讽,更不是光明行径,不知是疯了之后才如此模样,还是他天性就是如此,终究与自己先前设想的郭宏差距甚远,心中不免觉得无趣,也再不与他多言。“小卫若是知道他爹爹是这般模样,多半是要伤心透顶的了。”他暗想,“终究还是不说破的好!”沉吟之时,又替郭卫搭了个脉,才发现,小卫竟然比先前好了三四分,已无性命之忧,于是对这“乌金丹”更加看重,想必明华子前辈也当会尽快康复吧。郭宏见他态度如此,便有些失望,只有站在一边看着,口中兀自念念有词,不知道在说些什么。

白鸿羽瞧了瞧四周,黑漆漆的一片,已经入夜了,他怔了一下,即向围观的众人说道:“天色不早,看来今夜非得要在这林中过夜不可。”此时雨渐渐地又小了,众人被这阵雨淋了,也是有些狼狈,见他如此说,便都点了点头。白鸿羽将郭卫抱着交于一旁的沈彦,即转身向那不远处的两只奇异鸾鸟走了过去,却听得身后曹柏舟一声惊叫:“危险!”他回头向着曹柏舟点头示意,微微一笑,却已经闪身来到银冠紫鸾面前。那只紫鸾被天雷击中,饶是它烈火之身,也有些承受不住,见白鸿羽又至,又是一惊,它努力地想将双翅展开,可惜体力尚未恢复,力不从心,只得一步步地向后挪动,将那只小鸾护在身后。

白鸿羽轻叹一声,手挥玉笛,挽了个弥月障,将那两只鸾鸟笼在障内,那银冠紫鸾惊得翎毛乱抖,凄声喊叫,而那小鸟更是哇哇地哭叫了起来,两只绿豆似的小眼睛里,泪珠儿滚滚而下。银冠紫鸾忽地低头,不住以头撞地,直撞得鲜血直流,却将眼睛直勾勾地朝着那小鸟望去,众人看得心中哀楚,都背过身去,却又见郭卫那般模样,当真是百感交集,不知是什么滋味。再看白鸿羽,他收笛在唇边,引宫按商,十指飞舞,众人只觉耳边有仙乐不绝,那乌黑的笛儿忽的大放金光,幻化出一轮轮三尺径的巨大光圈,穿过弥月障向那两只鸾鸟侵去。众人不知道他想作什么,只好远远看着……

“百鸟朝凤环!”郭宏蓦的大叫,“竟然是‘百鸟朝凤环’!”他四十年前曾在蒲岭见过这门法术,那时施展此术的是长生门门主青蛇仙,当时青蛇仙以青锋剑为媒,幻化百环,为众妖治伤,此术乃是妖族长生门秘术,奇妙无比,他也曾为此亲自上青蛇岛求教,却吃了个闭门羹,被轰了出来。

白鸿羽却知道此术大耗体力,而且也只能用以治疗本族本门人的外伤,否则,他早已将其施展治疗明华子了——明华子虽也是妖族,却不与他同门,两者体格构造与经脉分布大有差异,若是胡乱使用,反对明华子身体恢复不利。而紫鸾与他却是同族同门,使用无碍。那两只紫鸾在弥月障中承受白鸿羽的道力,便将其汇入经脉之中,虽有疑问,却也知白鸿羽无害它之意,约莫过了半个时辰,终于缓过了精神。白鸿羽千年道基,失去些须道力与他并无什么大碍,见他二者恢复,便收功撤去了弥月障,长吐了口浊气。而那两只紫鸾获救,却觉莫名,上前哑哑叫唤个不停。

白鸿羽心知其意,伸手将双鸾搂住,说道,“你我份属同族,我自然要救你们。”那银冠紫鸾喳喳叫着,不住地向郭卫诸人表示不满,白鸿羽回头看了看郭卫,不由苦笑,“鸾兄,这些道友也算是我的好朋友,你们也把他们弄伤了。如今可以算是两不相欠,你可不要再为难他们啦。”那银冠紫鸾尚有不满,略有迟疑,却终于还是点了点头,而那只小鸾鸟早已经讨好似地向白鸿羽身上蹭去。稀疏的羽毛,扎在脸上,惹得白鸿羽忍不住想笑。

“此鸟倒也颇有意思,妙哉妙哉!”元灏乐得手舞足蹈,他向来洒脱,对鸟兽颇是喜爱,见这只小鸾鸟这般可爱,也不由欣喜。而王晓阳等人却是在一旁偷笑不已,忍俊不禁。只是沈彦神色怪异,想必是对这紫鸾依然心存畏惧。

见元灏喜爱,白鸿羽于他便更增了许多好感,“元道友,你等去西南探寻妖兽,不知道可曾听贵派师长说过这妖兽是何模样?可知道妖兽与我等妖族又有何不同么?”

元灏听他忽然问起此事,不由一怔,他于妖兽一事,不过听师父师祖说过几次,却都语焉不详,他沉吟了片刻,即道:“白道友见多识广,定知道妖兽底细,还请不吝赐教。”

白鸿羽点头道了声“不敢”,他望了望众人,才道,“我自修炼至今,经历浅薄,与妖兽也不曾有过一面之缘。然在昆仑之时,却曾在《神魔志》中看过妖兽的记录。不知诸位可有看过此书?”他虽是询问语气,却是自顾自地又说道:“此书中记载了世间精怪数十种,然传至今日,世人所知道的不过四种,妖、魈、精、怪而已……”说着,却是一阵唏嘘。

元灏点头道,“正是,这四种,大都聚集于今日的四大魔地。”

白鸿羽顿了顿,听元灏接话,才又接下去道,“正是如此,这怪所聚的地方便是西方的碧梧谷,但‘怪’字中包括的却不只是一类精怪,而是除了我妖、魈、精族之外一切异物……”

王晓阳长吁了口气,不由插嘴问道:“这怪又有何特别的呢?值得魔道两教都这般看重?”

白鸿羽凝神说道:“世间魔、道之分,不过是教义义理之分,然这怪字,却是天人之命。碧梧谷中,十位头领,大都法力通神,我妖族修炼三千年的鲵老,入谷一战,也只能保命而归,至今未能恢复。”

“兴许是那位鲵老法力不济……也未可知。”白鸿羽寻声望去,却是一位佛门僧人,“道逸大师!”他微微一笑,反问道,“道逸大师以为,在下道法如何?”

道逸曾见他独手挡过郭宏一剑,着实了得,只怕远超自己,当下也点头承认道:“白施主的道法远在贫僧之上。”

“与尊师相比又如何?”

“只怕略有不及,然也只在伯仲之间。”

白鸿羽心笑道:只怕未必会输与那老和尚。他微微点头,却盯着道逸,一字一句说道,“在下仅千年修为,而鲵老三千年修为,以鲵老之力尚被重伤,尊师又当如何?”

道逸只听得心神一震,众人也都不禁目目相觑,不能置信。——若是如此,那岂不是说,这佛道之中,便无人能制得住这班妖兽了么?

白鸿羽苦笑一声,说道:“紫琅中人如今正为了教主归位一事忙得不可开交,将西南的巫门也牵扯了进来,若是妖兽果真现世,这西南第一道屏障便已经松动,若是佛道二教再不小心在意,那便真的是一场人间浩劫,仙界浩劫了!”

西南佛道诸门,蜀山、青城、蛾眉,在八大派之中占了三位,比重不可谓不高,然要是真的与这实力莫测的妖兽相斗,能有多大的胜算,只怕谁也说不清楚?这场浩劫,难道真的是仙界的劫数么?众人的神情都不由的凝重了起来……虽然也曾对白鸿羽的话有些怀疑,但若真是如他所讲,又有谁能躲得过这场浩劫?

众人都在感慨疑惑,人群中忽发出一声冷笑,“不过区区妖兽,未必便如你说的那般可怕,我就是不信!以我等功力,会降不住区区数头妖物。”被戏称为“冷佛”的文若兮,忽的起身向白鸿羽道,“白道友,阁下虽非我族类,然我敬你是昆仑门人,也就称您一声‘道友’。”“身为我正道门人,自当锄魔卫道,你昆仑一派平日散漫随心、游戏风尘也罢了,大事大非却要分清,如今你却只是危言耸听、长他人志气、灭自己威风,难道就不怕堕了昆仑的名头?”诸人几时见冷佛这般模样,都不由咋舌称奇,而心中也是暗暗赞同文若兮一番话语,——众人自出师以来,便少有敌手,白鸿羽将那妖兽说的如何如何厉害,然未能切身体验,终归有些不服气。

白鸿羽眉头一皱,心道这些人当真是不识好歹,也不多言,然心中却实在不能放心,当下打定了主意,要暗中随他们往西南大泽走一遭,危急时候也好助他们一臂之力。

文若兮见他不答,只当他理屈词穷,嘿嘿冷笑了数声,也不再追问,眼光无意之间,却已飘向了一边……

远处,雷声轰隆、电光闪闪,仿佛又回到了仲夏雨夜。

※※※※※

大雪——纷飞!

崆峒山中,玄鹤依依!从陡峭的鹤洞之中飘然而出,一列列,犹如天外飞仙。

玄鹤白雪,相互映衬,便是绝美的一幅图画!

数道异光飞快地从崆峒上空掠过,转眼间便到了玄鹤宫大殿。“罗浮山上清宫门下,求见各位仙长!”声如洪钟,是一个浓眉大眼的少年,不过十五六岁的模样。他身后跟着的是一个娇小的少女。

接引的小道士,好奇地看了他一眼,罗浮山虽然曾是上清之列,然如今天下佛道势微,上清、玉清之中,能够驱使仙剑的已经是寥寥无几,而今日罗浮山来者竟是个少年人,而且已有驭剑之能,当真叫他大吃了一惊。他微微一楞,便慌忙跑进了大殿,此时齐六正在宫中论道,执着半卷《黄庭经》,摇头晃脑地吟唱,也不知道唱的是什么?模样倒颇是滑稽。道童刚跑进大殿,便知不妥,毕竟论道并不是他这一辈的弟子可以旁听的,然此刻是进退维谷,只能硬着头皮走上前去,向那正沉迷于道经的师祖禀告。

齐六正谈到“洞室幽明”,说得天花乱坠,听说上清宫着人前来,将书一抛,就跑出了大殿,举止之怪异,却是让众弟子吃了一惊,心中猜疑,也不知是哪位高人大驾光临,叫师祖变成了这般模样?殿中知晓情况的弟子也各自议论纷纷,“罗浮山上清宫,曾是上清十二宫之一,如今也不知为了何事,竟会不远万里前来我处,实在叫人费解?”

殿外,白雪纷飞。

殿内,温暖如春。

巨大的暖玉镶嵌在了静斋之中,暖流回旋,将这冰雪严寒都隔在了户牅之外。

少年在齐六左手处的一个蒲团上坐了,少女紧挨着他,坐在旁边,悄悄打量着四周的陈设。

“黑龙!”齐六微微皱眉,取了个银錾子拨了拨身旁香炉里香灰的余烬,“难道是那个畜牲?”

少年没有接话,只是静静地看着齐六,他的眼神里满是恳求,忽然间,他跪了下去,“请仙师慈悲!”说话间,额头抵地,嘭嘭嘭地开始磕头。

齐六皱眉道:“何必如此?”他大袖一拂,一股力道将那少年扶起,“此事我自然不会袖手旁观,罗浮与我崆峒世代香火情谊,岂能让这群妖人兴风作浪,毁我道门根基。”

那少年喜得热泪盈眶,又拜了数拜才起身,不住说道:“多谢真人慈悲,多谢真人慈悲……”

齐六起身将少年携住,点头说道:“你且少安毋躁,此事有我为你做主。”话音落处,一条长虹飞练,从西北直跨东南,虹桥隐约,载着三人,直奔罗浮而去。

此时,昆仑山中,泉涌如注,忽的有一阵风吹过,大殿里的长明七星灯竟灭了一盏,摇摇坠坠的,似乎预示着即将到来的暴风骤雨。

昆仑泉滨,雪正无声的下着,悉悉索索,纷扬如絮,獬豸神兽躺在雪地之中,懒懒地打着盹。

忽然间,它睁开了双眼,低吼了起来,无极轻拍了拍它的脑袋,转眼向那昆仑泉中看去,那里烟雾正大盛,泉水之上,显出一阵阵金光清气,继而隐隐约约便显出许多影像来;他微微一怔,天下异象,便会在这昆仑泉中显现出来,看来这天下又有大事发生了。那烟雾中的倒影模模糊糊,摇晃不住,看得不是很清晰,无极手挥之处,一方青玉环,倏然从袖口飞出,将那股烟雾牢牢罩定,那烟雾又晃动了几下,这才显现出一座高耸的峰头,——峰顶霞光冲天,杀气浓郁,山下却是景色如春,繁花似锦,景象又逐步放大,翠色掩映之下,是一座道宫,门上“上清宫”三个大字,苍劲有力,无极怔了一怔,“罗浮山!”

那影像之中,忽的又有一道七色祥光穿过,似乎是道门高手的剑气,无极心中猜想,这多半是上清宫的高手了。

罗浮山下四时春,自晋葛洪在山中炼丹著书,罗浮山就成了仙家胜境、洞天福地。罗浮山上清宫曾身为上清十二门之首,只是近来人才凋落,不复有先前气象,才渐渐沉寂了下去,然在世间,上清宫的声名却是甚响,与天师宫、华严寺并称。反而王屋、蜀山、峨嵋等门派在世间并不十分有名,想来是常在深山人未识的缘故。

罗浮山中,此时已经乱作了一团,罗浮山中道人修行仙法的不过十之一二,况且是宫观修行,与世代以剑仙闻名的蜀山、峨嵋相比有云泥之别,门下修行法门也大多以修身炼气、强身健体居多,是以一旦对敌,便力不从心,节节败退,叫一干紫琅教众占了上风。

无极微微愕然,他略一思索,大袖挥动,那烟雾之中又幻化出另一派景象来,“九华山——化城寺!”

“果然不出所料!”无极眉头一皱,那九华山竟也是喊杀之声冲天,紫琅山这次胆大妄为,竟然同时挑逗佛、道两派?真真是少见的很呐!

他抬头向东,看了又看,那里,云遮雾绕,一片云海;云海的尽头,峰峦叠嶂,他怔怔地看着,看了良久,似乎想要看清:千峰之中,哪一座,是紫琅?

※※※※※

谁也没有发觉到这么一个人——罗浮山,千鸟崖,青衣男子背手立于峰巅的一丈踵上,他神情肃穆的看着前方。

这是第三天了!

“崔溆,啊崔溆!

你果然是个奇才!竟然能将各位首座、掌门的行踪查得如此详尽!叫老夫真的不得不佩服你!只是,你却不要忘了,你当初立下的誓言,鬼谷之中,能人辈出,难道,就只有你一个得了真传么?”男子自言自语,脸上神情便有些怪异,“你若要助紫琅,我便去请青竹,我便不信,我长生门,会没有出头之日!”青衣男子冷笑了数声,忽的化在了山风之中,而那刮了千百年的山风,只是呼啦啦地吹着,凛冽依然!如刀如剑!